- 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实验室成立于2005 年,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现有固定人员59名,其中教授29人,博士33人。
- 研究方向: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保护、特色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生物修复与生态重建、环境污染分析与治理技术,重点对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和资源保护管理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所需的环境治理与环境分析技术进行�究。
- 项目及成果:近五年来,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130余篇;获国家、省部级奖励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项,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三等奖3 项;获得专利授权35项;有4项成果已被相关企业采用转化,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承担各类课题的�究任务180多项,总经费近2000万元。
- 服务地方:1.保护广西特有珍稀动植物资源,开展金花茶、冷杉、单性木兰、野生稻等物种保护研究以及白头叶猴、黑叶猴、鳄蜥、蛤蚧、金斑喙凤蝶等遗传多样性、分子濒危机制及保护对策研究;
- 2.为阳朔、永福、苍梧等县制订“生态县”建设规划,为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产业布局等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环境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提供管理信息与管理手段;
- 3.开展了滨海红树林湿地、内陆湿地受损后的自然生态学过程及其生态恢复机制、外来种入侵湿地的生态学机理与受损湿地的恢复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 4.针对广西的制糖、酒精、造纸、缫丝、印染等工业产生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开展催化湿式氧化法、吸附—微波催化法、生物强化技术以及资源化方法等处理技术的研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