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圭白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是我国最早研究地下水除铁锰技术的学者,是我国高浊度水处理技术的奠基人之一等等。近年来,他提出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的概念,倡导将超滤膜用于城市水厂等,推动了我国给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级发明奖二等2项,三等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1项,三等1项,以及省、部级奖十余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写出学术专著六部,参编教材三部,多年来培养了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近百名,为发展我国给水排水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报告会上,李圭白院士以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丰富详实的资料分析向在场师生展现了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的发展和三代城市饮水净化工艺的历史轨迹,对其重大的社会需求、核心技术和效能进行 了详尽的解说,特别是在对第三代工艺超滤技术的应用前景和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李圭白院士的报告深入浅出,除了规范的科学解读,不乏生动幽默的现场解说,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众所周知,饮用水净化的进步不但是科研成果的进步,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进展,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提问环节,师生们就饮用水净化问题向李圭白院士请教,李圭白院士结合自身经验和国家饮水净化现状对其一一进行了解答。当校长梁宏问及我国对饮水方面与一些国家相比更注重哪些方面?在这重视之上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李圭白院士用四组数字进行了解答:" 九五计划时,国家给饮水净化行业的资金支援只有10万到20万 ; 十五计划开始发展到几百万;十一五是45亿 ;十二五是4000亿,我国的饮用水净化行业正在蓬勃发展,"言辞间表达了对我国饮用水净化工艺的期待。
整场报告会接近两个小时 ,虽然李圭白院士称自己是 " 80后 " ,但已82岁高龄的他在长时间的演讲中难免辛苦, 现场师生也多次为他送上热烈的掌声 。
梁宏作报告会总结发言,他认为,城市饮水净化关系到国计民生,李圭白院士科学、生动的报告既有很强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科普性和趣味性,引人入胜。
报告会后,李圭白院士还前往环境与资源学院,与学院科技人员代表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内容进行座谈。
据悉,此次报告会是学校8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对活跃学校学术氛围,进一步促进学校科学研究发展有重要意义。近期,学校还将陆续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举办多场学术报告。
李奎白院士到我校作报告
校长梁宏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现场
座谈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