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

来源:广西师大科技处

各学院: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94号)精神,结合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发展定位规划(2013-2020),经研究,决定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任务和内容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减少真实实验过程的盲从性,促进实验教学思路从验证性向设计创新性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提高,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任务是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在涉及高危或极端的环境、不可及或不可逆的操作,高成本、高消耗、高抽象、大型或综合训练等情况时,提供可靠、安全和经济的实验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应充分体现“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

(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内容为:

1.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

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利用企业的开发实力和支持服务能力,充分整合学校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创造性地建设与应用高水平软件共享虚拟实验、仪器共享虚拟实验和远程控制虚拟实验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能力,拓展实践领域,丰富教学内容,降低成本和风险,开展绿色实验教学。

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

建设具有扩展性、兼容性、前瞻性的管理和共享平台,高效管理实教学资源,实现校内外、本地区及更广范围内的实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多地区、多学校和多学科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需求。探索校企共建共管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服务支撑体系。

3.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

建设教学、科研、技术人员结合,核心骨干人员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团队,形成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

4.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体系。

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和充分使用为目标,系统制定并有效实施保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教师工作绩效考核、经费使用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维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政策措施,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效果考核、评价和反馈机制。

二、申报注意事项

(一)被评为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学校将给予资金上支持,并优先推荐申报省级或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二)申报与评审

各学院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学科特点,整合和优化优势、特色资源,科学规划,组织申报,填写《广西师范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请书》,并于2014321日前将《申请书》纸质版1份和电子版交科技处实验室管理科。逾期不交,将不纳入2014年论证评审。

学校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遴选,对同意立项培育的中心,学校将给予30-50万元的建设经费。

 

实验室管理科联系方式:

办公地点:育才校区校办楼103

电子信箱:kyclab@gxnu.edu.cn

办公室电话:5846429


    附件:广西师范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请书.doc 

 

 

 

                                                        科 技 处

                                                 201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