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我校在育才校区田家炳教育书院一楼报告厅召开2018年度国家基金申报动员会,校长贺祖斌出席会议并作总动员,副校长苏桂发主持会议,副校长孙杰远出席了会议,科技处、社科处以及各学院院长、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科研秘书,教师代表等近300人参加了会议。
正是通过主持、承担国家基金项目,培育了一个又一个高级别优秀成果奖。为了激励大家积极申报国家基金项目,动员大会举行了科技奖和社科成果奖获得者代表颁奖。贺祖斌校长等校领导为获得2016年广西科技奖及广西第十四次社科优秀成果奖的部分代表颁发了学校配套奖。
在动员大会上,贺祖斌校长做了重要讲话。就如何做好2018年国家基金申报工作提出了几个方面的要求,他强调要高度重视国家基金在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教师学术成长以及人才培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申报国家基金项目的内驱力;强调要把国家基金项目申报作为学科建设、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早谋划、早动员、早布局;强调重点学科带头人、学科领军人物要敢于带领团队冲击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强调要努力形成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跨区域、跨境、跨国联合申报国家基金项目的局面;强调把好申报质量关,通过提供高质量的申报论证辅导服务,整体提高我校国家基金申报质量和水平;强调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要精诚合作,精益求精,努力拿出一份高质量的申报书等。最后,贺校长希望我校在2018年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和立项工作中取得更大成绩,取得更大突破。
在动员大会上,科技处负责人就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和立项情况进行总结,并对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进行布置。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深入对比分析了兄弟院校,及我校各学院间的师资、申报、立项等具体情况,对2018年度申报工作进行了动员和布置,希望各学院总结经验,挖掘潜力,及早谋划,精心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确保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取得好成绩。社科处负责人通过数据对我校2017年国家社科类基金项目的申报、立项情况做了总结分析,进行了横向纵向比较,分析了我们存在的不足,指出我们仍有许多可以实现突破的空间和潜力,并从“三会”“三家”“三抓”等方面对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动员大会上,特别邀请了国家基金申报和评审经验特别丰富的化学与药学学院的陈振锋教授,连续成功主持多个国家基金项目的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陈洪波教授就如何提高国家基金项目申报质量,分享了各自的申报经验和体会,与老师们做了精彩的辅导报告。陈振锋教授先后主持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项,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两项(滚动支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项目一项,教育部重点项目两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一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项。作为第二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联合资助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三项。陈洪波教授自2008年入校以来,高质量地完成了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鉴定等级分别为优秀、良好);期间还联合外国语学院李永男教授一起,利用获得优秀结题的成果成功申报获得了广西第一项,也是广西唯一的一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目前承担着两项国家社科基金(一项年度项目,一项特别委托项目)。
最后,苏桂发副校长做总结发言。他强调,大家要认真领会和贯彻贺校长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要充分认识到,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教师承担国家基金与教师自身成长、学生成长息息相关,老师们要积极申报,争取早日承担国家基金项目;学院、学校要精心组织、提早谋划国家基金的组织申报工作,为老师们提供良好的申报服务;人才储备是获得项目的关键,学校“十三五”期间计划引进500名博士,各学院要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加大进人力度,多引进一些优秀的人才;高级别科研平台要有所担当,勇于承担更多的科研任务,获取更多的国家基金;学校在产出标志性成果方面要加大举措,在激励老师们申报、承担项目的同时,还要注重科研为地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