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办公厅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认定2019年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通知”(教技厅函[2019]71号),由我校牵头组建的“广西民族药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获批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实现了我校在此教育部级平台上的新突破,标志着我校科技协同创新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广西民族药协同创新中心”以广西首批建设的“西南民族药协同创新中心”(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基础,联合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药用植物园等两家科研机构和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华润天和药业有限公司、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八加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共同组建而成。中心依据各成员的单位功能定位,分工瞄准广西民族药产业链中的共性技术难点和关键创新节点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形成了多家科研平台和企业研发中心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平台资源覆盖药学和民族药全产业链,在民族药药物化学、药理学、制剂研究与人才培养,以及抗感染及心脑血管、肿瘤的重大疾病治疗的民族药研发方面形成了较强的协同创新基础和前瞻性技术产品研发实力。近六年来,中心累计获自治区财政专项资助1600万元。在新型抗肿瘤活性化合物发现、青蒿琥酯产品工艺国际产业化认证、三金片二次开发与质量标准提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系列新药研发等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强化了校企合作、研究与产业应用的合作,极大的促进了广西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各类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工作,科研管理部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提前谋划布局,凝练优势特色,有效整合资源,积极推动各类科技创新基地快速发展。
据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是以产学研利益共同体、新型智库为载体,聚焦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究开发转化全链条设计,以解决重大需求的贡献度为认定标准的教育部级创新型平台,教育部以四年为周期,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中心建设成效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