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加强落实学风建设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于11月20日举办2020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我校组织各二级学院(部)师生代表六千多人、通过学院(部)集中收看或师生自行收看的方式观看了2020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视频直播。
本次宣讲报告会邀请了“敦煌的女儿”“改革先锋”荣誉称号获得者樊锦诗先生,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做宣讲报告。
樊锦诗先生以“守一不移、风险敦煌”为主题,回忆了自己初见敦煌、选择敦煌、坚守敦煌的往事,讲述了自己面对几次可以离开敦煌的机会,从动心到最终选择坚守的心路历程。她根植大漠57年,潜心石窟考古、保护与管理研究,为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奉献了一生的心血和精力,推动了《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的制定、公布及实施。她勉励青年学子要学会思考和追求真理,面对困难不退缩,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坚持本心奉献祖国。
戚发轫院士以“传承航天精神、建设航天强国”为主题,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60多年的发展历程,讲述了我国老一辈航天人在一穷二白且面临技术封锁的严峻形势下,咬紧牙关,坚持自主研发,攻克了众多难以想象的难关,从第一发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卫星、第一艘试验飞船到第一艘载人飞船,生动诠释了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让我们领略了老一辈航天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严谨务实、献身事业、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
报告会在我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进一步教育广大师生要有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精神;要有不辞辛劳、克服艰难、经受考验的艰苦奋斗精神;要有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通过学习科学家精神的风貌,努力维护风清气正的学术、学风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