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先贤教授团队申报的“多民族跨领域多样性数据聚合的精准安全计算技术”项目获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立项资助,项目经费260万元,实现了我校在此类型项目上零的突破,也标志着我校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科研实力和水平迈上了更高的台阶。
我校科技工作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了“开局争先,起步提速”的高位发展。截止目前,在连续6年不断增长的基础上,我校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达到57项的历史新高,直接经费2284万元,项目总数和经费总额分别比去年增长7.5%和18.59%。同时立项资助率近几年始终保持全区前三,充分显示了我校在高级别科技项目申报方面的强大竞争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年实现“量”的增长,不断创造“质”的突破,离不开全校科技人员、各学院(部)的共同努力,也是学校重视国家级项目申报,加强培育,精准发力,有效组织等保障工作扎实开展的有效体现。科研管理部门根据校党委行政的统一工作部署,各项工作以“创新”、“实干”、“卓越”为理念,不断改善方式方法,努力提升工作效能。一是“重宣传,造氛围”,注重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政策宣传,深入各学院(部)开展系列专题座谈暨辅导报告会,对基金申请流程及形式审查要点开展重点培训,及时落实国家最新政策和学校工作安排;二是“深盘点,精培育”,对学院每位人员承担项目数、可申报项目数等进行测算,精细分析申报反馈意见,提出具体申报建议供学院(部)针对性地开展组织工作;三是“细沟通,强服务”,在项目集中申报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注重与各项目申请人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跟进申报进度,开展形式审查工作,通过申报系统实时关注每份项目申请书的进度和质量,确保申报工作有序高质开展,全方位为每位科技工作者保驾护航。
目前,我校已经全面启动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并通过新的政策激励,从资助校外专家到校辅导、校内专家“一对一”帮扶和设置基金申报工作组织奖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学院(部)开展组织申报工作,努力实现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持续高位增长的目标。同时,学校将以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成绩为新起点,以国家基金等高级别科技项目支撑学校“十四五”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垫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