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我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落实实验室消防安全责任,做好实验室消防安全知识专项教育,增强师生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本学期,学校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实验室“消防四个一”专项行动,即:组织一次安全培训,举行一次应急消防安全演练,开展一次消防检查,落实一个责任人,全力筑牢校园消防安全防线。
一、组织安全培训,提升消防知识素养
(一)邀请专业人员授课
学校科技处、保卫处联合各学院(部)邀请消防救援专家进校开展授课活动。专家们结合精心准备的PPT、触目惊心的视频以及诸多实际发生的案例,为师生们深入浅出地讲解消防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让师生们清晰知晓在消防安全方面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同时,通过细致分析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常见的消防安全隐患,增强师生们对消防安全理论知识的认知和应对处置方法,进一步增加了广大师生实验室消防安全素养。
(二)多样培训形式结合
培训形式丰富多样,全方位提升了师生消防知识素养。第一,通过展示实景、分析案例等让师生深入认识火灾危险性,帮助师生掌握消防理论知识;第二,传授实用技能,包括火灾时报警、呼救、逃生、初起火处置方法,以及消防器材使用方法等,让师生知行合一;第三,组织师生代表前往消防救援站开展沉浸式消防体验活动,观看消防影片、器材体验、消防车展示及 “打卡” 体验项目,增强对消防应急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和应对方法。
二、举行应急消防安全演练,增强实战应对能力
(一)制定详细演练方案
各学院(部)结合本单位实际,在演练前精心策划,制定了周密的演练方案,明确了演练的目的、流程和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分工,确保演练活动有序进行。演练方案对演练场景进行了细致设计,包括模拟不同类型的火灾发生地点和火势发展情况,使演练更具真实性和针对性。同时,对逃生路线进行了合理规划,并提前对师生进行了路线熟悉教育,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师生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此外,还安排了专门的安全防护救护小组,以应对演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全方位保障演练的顺利进行。
(二)实战演练有序进行
演练过程中,各环节紧密衔接,秩序井然。当模拟 “火情” 发生时,楼宇内的烟雾报警器迅速响起,各楼宇的疏散组立即行动,师生在消防救援队员的指挥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快速而有序地从实验楼内疏散到安全区域。在安全区域,师生们还观摩了消防救援人员对消防水带、灭火器等消防器材的使用演示,并分组进行了实际操作练习,熟练掌握了灭火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有效提升了师生们的火灾扑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开展消防检查,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活动期间,各学院(部)组织专人对实验室开展全面消防安全检查。重点检查范围为危险化学品暂存区、放射源仓库、储存和使用重要危险源的实验室等场所,检查主要内容为消防设施的配备与使用情况,安全检查的记录情况及隐患整改情况。通过消防安全检查,进一步强化了实验室安全管理,提高了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四、落实责任人,明确责任确保安全
各学院(部)、各实验室迅速行动,将消防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明确了责任人在用电设备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以及其他易引发火灾的危险源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职责要求。
通过此次 实验室消防“四个一” 专项行动,我校在实验室消防安全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师生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得到了大幅提升,从对消防安全的基本认知转变为能够主动关注和积极参与消防安全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围。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在演练和实际应急情况中,师生们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应对措施,有效降低了火灾事故可能带来的损失。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责任落实更加明确,形成了常态化的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同时,通过消防检查,及时消除了大量潜在的安全隐患,实验室消防安全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专项行动的结束并非消防安全工作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学校将以此次行动为契机,持续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提高师生的实验室安防整体素质。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实验室安全提供更坚实的保障,努力打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安全理论培训讲座现场
医疗救助培训活动现场
消防安全实地培训
消防云梯登高体验
应急疏散演练前的注意事项讲解
进行应急疏散演练
消防水带使用培训(一)
消防水带使用培训(二)
灭火器使用培训(一)
灭火器使用培训(二)
消防安全检查(一)
消防安全检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