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优秀个人

身正为范,润物无声——记广西师范大学校长梁宏教授

来源:学术风气建设网站 日期:2012/03-01 03:22:51 人气:3839

二月的桂林,已有了融融暖意。

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的白玉兰已经含苞待放,以盈盈春意迎接新的学期。道路两侧的桂花树也绿意盎然,在和煦的春风中摇摆着枝叶欢迎返校上课的师生们。

按照约好的时间,笔者来到梁宏校长的办公室。虽为一校之长,但他没有丝毫“架子”,非常亲切地跟笔者聊起来。他面容有些疲倦,声音略显沙哑,整个状态仿佛都还沉浸在工作中。说到教书育人、科研诚信、治学严谨,梁宏校长侃侃而谈。

“pH值”还是“PH值”

对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表示溶液酸碱程度的pH值是再也熟悉不过的了,若把pH值写成“PH值”,这算不算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许在很多人眼里,这简直不值一提。但梁宏却不这么认为。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只要发现他们的作业和实验报告里有不规范的写法,梁宏都将其一一改正。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举动,却影响了许多学生,让他们明白做学问必须严谨、细致。梁宏的学生于青教授说:“以前对一些字母的写法不是很在意。有一次实验报告发下来后,看到梁老师用红笔改过的一个个‘pH值’,觉得惭愧极了。以后对每一个字母啊、数字啊什么的都会仔细校对。老师的细致、严谨对我们今后做学问都有很大影响,使我们非常受益。”

梁宏说:“我博士刚毕业后给本科生上理论课,也带实验课。一个班几十甚至上百人,教师的言行举止学生们都很注意,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除传授专业学识和技能培训之外,教师应该在做人、做事方面通过点滴小事对学生加以引导。”

绝不“忽悠”

梁宏说:“科研诚信和治学严谨是教师的职业底线。这个底线若不能坚守,就无法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

梁宏决不允许学生出现一稿多投、抄袭、造假等现象。他的学生和科研团队中也从未发生过此类现象。梁宏和团队成员在一些学术刊物的中英文版上刊载过同一内容不同语言版本的文章,有时中文版发表后,英文版可能要到第二年才发表,两个版本发表时间、刊号等均不相同,若按两篇计算,一般人也看不出来。但在计算科研工作量时,梁宏他们绝不“忽悠”,绝不将其作为两篇论文计算充数。

各种科研课题、申报项目材料里的用词,例如申报无机化学自治区重点学科的材料,像“很高、较高、一定水平”等字眼,他都力求客观、实事求是,都要和助手、同事反复推敲,谨慎使用,特别是对“最、极、非常”等词语,用得很慎重。

梁宏已经习惯了这种客观、朴实的风格,所以不仅是申报材料,包括他在学校的讲话稿都是这种风格。

勇于担当

虽为一校之长,但梁宏更喜欢的身份则是学者。在科研一线工作多年,他对科研事业无比倾心。他说:“我首先是一名科学研究者。科学研究对于我来讲是一辈子的事业。”

20多年来,在繁重的行政工作之余,梁宏几乎每天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到凌晨1点。这一习惯也督促着整个研究团队。有人说,梁校长您活得太累了,而梁宏却说:“顶多是身累,心不累的,因为我热爱我的科研工作。”

奉献和责任心,这也是梁宏在团队中所作的垂范。

1991年6月,梁宏在南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放弃了到发达地区条件优越单位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任教。

梁宏认为,培养人最重要的是培养其责任心。首先能够对自己负责,才能够对家庭、社会、国家负责,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既是学校的责任,更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要非常真诚地关爱学生,力图为社会培养有责任心的人。

梁宏指导过的学生陈振锋,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也扎根广西,刻苦努力,兢兢业业,为该校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立下了汗马功劳。笔者寒假快结束时见到他,他正往实验室走。聊起寒假生活,他说:“连春节都没休息一天,天天泡在实验室。”

多考虑年轻人

“名利面前看淡点”。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和赞美,梁宏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除了继续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他还特别重视对团队中其他成员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扶持。

他总是说,作为导师,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要在名誉、待遇前面让一让,在课题资助经费分配、论文署名、项目排名等一些关键环节中多考虑年轻人。

许多研究项目,他作为项目总负责人,虽然在项目设计、方案,学术思想中起到关键作用,但在经费、奖酬分配上,他主动多分配给年轻人。他说:“年轻人刚成家立业,他们负担重,要多考虑。我们也走过这个阶段,知道这个阶段的艰难。”笔者跟梁宏的学生边贺东教授提起这个话题,他连连点头:“梁老师就是这样的,总是照顾年轻人。”

正是这种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和对年轻人的关爱,将整个团队紧紧凝聚在一起,和谐、融洽,奋发向上。

我们的团队文化就是协作、奉献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梁宏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他以自己的严谨、诚信、奉献,以身作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发挥出强大的凝聚作用,使团队不断发展壮大,创造出显著的成果。

“我们重点实验室这个团队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团队文化,那就是严谨、协作、奉献。这种文化氛围吸引了学生,所以较多的研究生愿意选择跟这个团队中的老师学习。这样的团队精神影响了一批学生,包括访问学者。来这儿学习过的不少访问学者、学生回去以后都成为所在院校的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科研团队的形成、成长以及成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项目的研究是一个科研团队形成的主要载体。对于研究团队来讲,共同的研究兴趣和分工协作是很重要的……”梁宏说。

在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中,“模型蛋白质与靶物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后续效应研究”项目研究团队是非常典型的。从项目立项起,团队成员就再没睡过安稳觉。梁宏带领研究团队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设计方案。为尽快研究出创新性成果,梁宏带着同事翻阅查找了大量文献,反复研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探索、思考、积累直至完善,循环往返。

最终,梁宏的科研项目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为阐明可能进入人体内的无机物和药物的生理、药理性质和后续效应提供了必要的参考数据。此外,该成果还为阐明进入体内靶物的其它生理效应提供重要依据,为寻找调整生命体内元素水平的新药提供指导。

2010年1月12日,第十九届广西科技活动周开幕式暨科技表彰奖励大会上,梁宏教授郑重地从自治区领导手中接过凝聚着团队智慧和心血结晶的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看到潜心钻研10年的项目终于结出了硕果,梁宏和他的“模型蛋白质与靶物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后续效应研究”研究团队所有成员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目前,在梁宏的带领下,广西师范大学成功获批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无机化学和应用化学成为自治区重点学科。化学专业成为自治区精品专业,无机化学成为自治区精品课程。拥有了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梁宏也在科研和治学领域获得巨大成功: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团队成员中除梁宏外,还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名、广西“八桂学者”1名、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8名。

在梁宏的引领下,该校的无机化学乃至化学学科确立了在广西的“龙头”地位,在国内同类院校中也有一定的影响,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梁宏教授


热门点击
地址:541004 广西桂林市育才路15号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 (桂ICP备05000954号,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